兒童育樂中心 到校巡迴服務

將臺北市立兒童育樂中心的資源,帶到全國各地成為移動式的巡迴活動。
底下有一段 Podcast,您也可以用聽的來了解這個活動。
起源與使命
臺北市立兒童育樂中心(簡稱兒育中心),為臺灣歷史最悠久的兒童樂園,坐落於臺北市中山區,佔地約9.8公頃,不僅是一個遊憩場所,更肩負著重要的社會教育使命。該中心劃分為「昨日世界」、「明日世界」和「遊樂世界」三大區域,分別提供傳統文化體驗、科學新知探索與多元遊樂設施。

為了將這些豐富的教育資源與學習樂趣普及至全臺灣各地的學童,兒育中心於2005年正式啟動了「科學嘉年華到校巡迴服務」計畫。此項服務的核心宗旨,是將中心內「昨日世界」與「明日世界」的部分精華項目,直接送到各地的學校,讓學生們在校園內就能親身體驗科學與文化的奧秘。這項創新教育計畫的推動,是由時任兒育中心主任梁永斐所發起。梁永斐不僅是一位知名的大書法家,在其職涯後期,更陸續擔任了多項重要的文化職務,包括國父紀念館館長以及國美館館長等職務,在文化界貢獻卓著。此計畫也獲得了當時臺北市教育局局長吳清基的大力支持與肯定。吳清基局長後來更上層樓,轉任教育部長,對臺灣教育發展影響深遠。活動概念旨在透過校園內的體驗,激發學童學習興趣,並留下深刻印象,鼓勵他們日後能親自前往兒育中心遊樂。此服務是政府部門對外行銷教育資源的一項有效策略。

當年臺北市政府教育局吳清基局長(拿書的女學生正後方)、梁永斐主任(吳局長左手邊)與金門縣長李炷烽(吳局長右手邊),在金門巡迴服務時的合影。
廣泛推動與夥伴
在梁永斐主任發起這項深具意義的計畫後,「科學嘉年華到校巡迴服務」隨後由繼任主任洪坤森接棒並大力積極推廣,使得活動的規模與影響力得以持續擴大。這項巡迴服務的足跡遍布臺灣各地,甚至遠達離島的澎湖與金門。根據統計,此活動總計舉辦了逾200多場次,惠及了近300所學校的學童。

在機場托運送往金門的設備及道具。

全體工作人員在金門的合影。

洪坤森主任(後排中打領帶者)在南投縣仁愛鄉仁愛國小與工作人員及參與迎賓演出的學生合影。
此種創新教育模式深受地方政府的認同與支持。例如,時任新竹縣長邱鏡淳和嘉義縣長張花冠均對此服務給予高度肯定。在新竹縣與嘉義縣舉各辦了兩場活動之後,兩位縣長都對此教育模式感到意猶未盡,並進一步要求縣府教育處全力支持,以確保所轄的每一個鄉鎮市都能夠辦理此項巡迴服務。嘉義縣長張花冠更曾親臨嘉義縣梅山鄉梅山國小、竹崎鄉內埔國小等校的活動現場,與學童們一同參與科學闖關遊戲,驚呼聲不絕,場面熱烈,充分展現了對科學教育的重視與投入。此外,財團法人金沙文教基金會與元智大學也成為此巡迴服務的重要支持夥伴,共同將科學教育的樂趣與知識傳遞給更多學童。

張花冠縣長(中)到梅山國小活動現場,親自體驗科學闖關遊戲,由縣府教育處副處長張翠瑤(右)與邱文嵐校長(左)陪同。

張花冠縣長觀看小朋友參與活動的情形。

新竹縣邱鏡淳縣長(右)頒發感謝狀給兒童育樂中心,由洪坤森主任(左)代表接受。

新竹縣長邱鏡淳親臨活動現場,並支持所轄的每一個鄉鎮市都能夠辦理此項巡迴服務。
豐富的活動內容
「科學嘉年華到校巡迴服務」的活動內容設計多元且富含創意,旨在透過生動活潑的互動與實作,全面提升學童對科學的學習興趣。活動內容巧妙結合了兒育中心「昨日世界」與「明日世界」的獨特教育資源。在「昨日世界」的環節,現場展示並讓學童體驗如扯鈴、滾鐵圈、踩高蹺等傳統民俗技藝與文化活動,並有專業職人進行精彩的演示,讓學童感受傳統智慧的樂趣。而「明日世界」的環節則以「科學魔術秀」為核心,透過魔術師融合科學原理的精采表演,以生動活潑的方式啟發學童的學習興趣。其中,「超級泡泡秀」更是廣受學童歡迎的環節,用科學的配方調配出能創造各種奇幻的巨大泡泡,甚至能將學童完整包覆其中,帶來驚奇與歡樂。

示範展演各式的民俗技藝。

超級泡泡秀將學童包覆在巨型泡泡裡。
表演結束後,現場設置了約20個科學闖關活動,例如體驗導體與絕緣體原理的「電流急急棒」、考驗手眼協調能力的「劃過星空」、以及認識大氣壓力的「吸皮笑臉」等,讓學童透過動手操作與遊戲,輕鬆學習科學知識。活動也致贈《攜手玩科學》等科學專刊,深化學習成效。

學生在體驗訓練手眼協調的「劃過星空」關卡。

致贈學校每班一本《攜手玩科學》科學專刊。
傳承與影響
「科學嘉年華到校巡迴服務」為臺灣各地學童帶來了寶貴而豐富的學習機會,使校園充滿了探索的活力與歡樂的氛圍,並有效推展了科學教育的普及化。學童們透過親身體驗和遊戲互動,在愉悅的氛圍中認識科學的奧妙,培養了濃厚的學習興趣與探索精神,許多人驚呼「原來科學這麼好玩!」。這項由臺北市立兒童育樂中心主辦的巡迴服務,持續至2014年,因臺北兒童新樂園的開幕以及行政體系的調整而停止由兒育中心直接辦理。

全體工作人員慶祝第100場次的任務。直至育樂中心行政體系調整前,共執行了202場次。

作為臺北市政府教育局的行政單位之一,有時候也會搭配市政府的政策宣傳。2010年市府主辦「臺北國際花卉博覽會」時,花博娃娃也出動一起參與活動。
然而,此活動「將科學教育帶入校園」的核心理念並未因此終止。財團法人金沙文教基金會承襲了兒育中心最初的構想,繼續以類似的形式與熱情,將「科學嘉年華」的知識與樂趣推廣至全國各級學校。這確保了這份寶貴的教育資源得以延續,持續為全國學童提供動手玩科學的機會,鼓勵他們勇於探索、樂於學習,並在過程中實現自我潛能。

由金沙文教基金會延續這份服務的精神,繼續將知識帶到各個學校,此計畫依舊受到各地政府及教育部門的歡迎。並且基金會將活動性質多元化,以符合全國各地不同規模的學校與特質。

基金會甚至突破限制,將科技引入活動之中。以手機掃 QR code 來統計最即時的闖關狀況。

台前大螢幕顯示目前各關的闖關狀況,作為人數掌控與關卡難易度的分析。

金沙文教基金會在這些年來,又接續辦理了三百多場次到學校的活動,而且結合更多的議題與內容,讓學生的學習更加豐富。